类别:想哪写哪 / 日期:2025-09-16 / 浏览:14 / 评论:0
我一直觉得自己心理有毛病,苦于身边的人有些人我不愿对他敞开心扉,还有些人也并不能强力的开导我;同时我也并不是很信任当地精神病院的医生。
所以我一直在跟自己做纠缠。
直到看到网上有人推荐这本书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》,感觉真的对我有作用,具体作用多大不好说,毕竟情绪是一种习惯,如果不时时提醒自己旁观自己,就怕过段时间忘记了书里的内容,又回到了纠结了三十多年的自己。
所以让deepseek总结了知识点,赶紧复制上,可以随时提醒自己吧。
一、核心理论框架:三种自我状态
这是全书最重要的基础理论,由心理学家埃里克·伯恩提出。它认为每个人的自我都由三部分构成,我们会在这三种状态中切换。
自我状态 | 表现特征 | 典型语言/行为 | 蛤蟆的例子 |
---|---|---|---|
儿童自我状态 (Child Ego State) | 感受、行为方式都像孩子。由童年残留的情感遗迹搭建而成。 | 快乐、深情、愤怒、悲伤、恐惧;顺从、依赖、讨好、道歉、任性。 | 面对獾的指责时,感到害怕、委屈、道歉,像被父亲训斥的孩子。 |
父母自我状态 (Parent Ego State) | 表现得像自己的父母。包含了自小习得的价值观和道德观。 | 挑剔、教育、批评、审判;爱说“我为你好”、“你应该/不应该”。 | 獾是典型的“挑剔型父母”,蛤蟆最终发现自己也在审判自己。 |
成人自我状态 (Adult Ego State) | 理想状态。用理性而非情绪化的方式行事。 | 计划、思考、决定、行动;基于事实和理性分析。 | 咨询后期,蛤蟆能理性分析自己的情绪和选择,并为未来做规划。 |
核心要点:
没有一种状态是坏的,但只有在‘成人状态’里,才能学到关于自我的新知识。
成长的本质就是打破对父母的依赖,进入‘成人状态’。
二、人生坐标与心理游戏
这是另一个核心概念,解释了人如何基于早期经历形成对自己和世界的看法,并不断“自证预言”。
1. 四种人生坐标 (Life Positions)
在童年早期,我们就会回答两个问题:“我是怎么看自己的?我好吗?”和“我是怎么看别人的?他们好吗?”,从而形成四种人生坐标:
人生坐标 | 内在信念 | 可能的行为模式 |
---|---|---|
① 我好;你也好 | 相信自己,也相信他人。是动态的选择和承诺。 | 积极、建设性、合作。 |
② 我不好;你好 | 自卑,觉得自己是受害者,别人都比我好。 | 讨好、自责、抑郁、玩“可怜弱小的我”(PLOM)游戏。 |
③ 我好;你不好 | 自负,觉得自己比别人好,别人都是蠢货。 | 挑剔、指责、愤怒、玩“我抓到你了,你个坏蛋”(NIGYYSOB)游戏。 |
④ 我不好;你也不好 | 厌世,觉得自己和世界都很糟糕。 | 悲观、绝望、破坏性。 |
蛤蟆最初处于“我不好;你好”的坐标,最终走向了“我好;你也好”。
2. 心理游戏 (Psychological Games)
人们会无意识地玩一些心理游戏,来验证自己认定的人生坐标,结果往往指向糟糕的结局。
PLOM (Poor Little Old Me):可怜弱小的我。通过扮演受害者,来获得关注或证实自己的不幸。
NIGYYSOB (Now I've Got You, You Son of a Bitch):我抓到你了,你个坏蛋。通过挑剔、指责他人,来证明自己是对的、别人是错的。
三、关键成长启示
情绪与选择:没有人能‘让’我们产生感受,是我们自己‘选择’了感受。 我们无意识地选择了愤怒、悲伤,以适应早年经历。
为自己负责:停止责怪他人(父母、朋友),为自己的人生负起责任,这是走向“成人状态”的第一步。
高情商 (Emotional Intelligence) 的真谛:
理解自己的情感。
管理情绪,能从悲伤中振作。
控制冲动,懂得延迟满足。
理解他人(共情),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。
共生性 (Symbiosis):真正成熟的状态是“共生性”——求同存异地接纳他人,在社交和工作中有效合作,协同成长。
四、咨询关系的本质
自发与自愿:咨询必须是自发的过程,咨询师和来访者双方都得出于自愿。
合作与主动:咨询师不会直接给出答案,而是通过提问引导来访者自己探索。能帮你的人是你自己,也只有你自己。
信念:“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,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。”——这是苍鹭的核心信念,也是对每一个读者的鼓励。
总结
这本书的核心脉络是:蛤蟆在苍鹭的引导下,从“儿童自我状态”和“父母自我状态”中觉醒,通过理解自己的人生坐标和心理游戏,学会在“成人自我状态”中为自己负责,最终选择“我好;你也好”的人生坐标,获得情绪上的独立和真正的成长。
发表评论 / 取消回复